“其余未曾被这些灾所杀的人仍旧不悔改自己手所作的,还是去拜鬼魔和那些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走,金、银、铜、木、石的偶像;又不悔改他们那些凶杀、邪术、奸淫、偷窃的事。”(启9:20,21) 1054年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导致天主教会分裂为两大分支:西方的罗马天主教会,与东方的东正教会。罗马教会与东方教会的关系长期紧张对峙;当奥斯曼帝国开始扩张时,罗马教廷密切关注着局势发展。 第六号的神圣审判临到一个自诩为基督徒却全然背弃上帝诫命的教会——他们崇拜偶像胜过永生上帝,向圣母马利亚祈求而非仰望上帝之子。尽管东正教会拥有金器、圣像、礼仪与玫瑰念珠等一切,仍未能使其免受土耳其铁骑的践踏。然而,作为姊妹教会,罗马天主教会,会从这警告中汲取教训吗? 可悲的是,启示录向我们揭示事实并非如此。在之后持续三个世纪的黑暗时期——直至1798年拿破仑俘虏教皇为止——罗马天主教会始终通过苦修与赎罪券制度维持着对"偶像"的崇拜与"盗窃"行径,其统治下的街道更浸满了数百万新教徒殉道的鲜血。它“不悔改”(启9:21)。 耐人寻味的是,奥斯曼帝国竟也成为上帝保守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发展的工具之一——在16世纪,该帝国持续向天主教领地推进的军事行动分散了查理五世皇帝的注意力,使其耗费更多精力遏制土耳其的威胁,而非剿灭境内新教徒群体。 请注意第六号与最终审判的对应关系:“四个使者”、“火与烟,并硫磺”、“灾祸”等意象。虽然最终的审判尚未降临,但必然会来到。昔日罗马教会所领受的警告,今日同样向我们发出;他们曾有的悔改机会,此刻仍为我们存留。你的宽容时期尚未终结——《圣经》如此宣告,历史也作见证。此刻的你,是否正行走在背道之路上?来吧,请站在那血迹斑驳的旌旗之下,归向“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约1:29)。 一同祷告: 公义的审判者啊,请帮助我在为时已晚之前看清自己的虚伪,帮助我拥有一颗真正悔改的心。 深入研究: 使徒行传4:12;彼得后书3:9;启示录14:10–12
|